Friday, October 06, 2006

文盲与结巴

这两天需要人手处理一些事情,J找来就快退伍的学生Q免费服务。因为感激他的义务精神与效率,结束的时候,我和J请他到俱乐部喝茶。

18岁的男生很健谈,从文学到时事都有独特的见解,说起创业的理想更是煞有介事。尽管求学的背景极其相似,但Q那份谈吐的自信与外闯的勇气却是我与同侪当年高中毕业时仍然匮乏的。应是整个大环境改变了吧,包括学校里的活动与话题的气候、信息流通的方式,以及际遇的多元化,使少年的视野比从前的我们开阔了许多。

而当我和J问起母校的语文氛围的时候,Q讲了一段颇有意思的话。他提到自己和许多同学一样,觉得华文是用来听和说的语言,而英文是用来读和写的语言。前者让他们感觉亲切,是属于生活的;后者则感觉比较疏离,属于较正式与严肃的场合。

这番转述与表陈无法不使我产生联想。一方面,它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实,在我这一辈毕业自特选中学的朋友当中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平日虽然还能说流利的华语,但读写能力都下降了;而尽管职场上接触的文书全是英文,但说起英语还是不太标准。另一方面,不同语文与个别属性的牵连也暗合了“早上看海峡,傍晚看晚报/新明”的逻辑。

送J和Q赴约的那段车程中,我想起T的那首诗。我们的语文教育与社会环境,看似始料未及地培育出了另一批“高效世界的意外”("Casualties of the Efficient World")

脑海倏地浮现一幅影像:双语伤痕累累,各有残疾。而人,有时是文盲,有时会结巴。

Saturday, September 16, 2006

历史起伏的风景

和L老师聊了半个下午的电话,关于岛镇的“华文教育”。按厘清问题时先从定义切入的一般脉络出发,老师问了我对名词的理解。我方才觉察称说的内涵业已随着时代的嬗递而改变。从过去指涉由某种教育媒介语构筑的学习体制到今天单科学习却依然延续称说的境况,语词仿佛经历了错位的尴尬,成为一种被置错时代的事物(anachronism)。

我以为,现在岛镇的“华文教育”毋宁是指国家教育体制下,各种以华文进行教与学的“课程”(curriculum)。若说得通俗一点,即是科目。从这个角度看来,我们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族社群虽然关注相同的议题,但岛镇的议题场在纵深结构上却与他国有着本质的不同。东南亚有些国家论及“华文教育”时,无可避免地涉及政治与社会环境所形塑的不同类型的教育模式。岛镇其实也曾经体验类似的复杂生态,而如今当我们谈起本土“华文教育”的现状与未来,更关注的也许是主流教育中的各种华文课程如何在不变的地缘与语文现实中,因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维系我们的生存价值。

后来说起近年来感受到的低迷:课无法让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活动缺少本地生的参与,戏找不到观众...老师温和地分享乐了她的观点。她觉得,我们眼下是在为过往的决策偿还代价;而老师听起来是乐观的。她说,水平的跌势已经或者就快要见底了,社会将有机会再次积蓄力量,创造新的局面。

听老师一说,我有种莫名的触动,自己或许正参与着复兴的计划。的确,就从这场教改开始吧,我想。希望教师与校园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援,开创出语文学习的新生态,也攀附历史发展的新浪头。

Friday, September 01, 2006

教师节快乐

约两个月前的某个周六,遇见父亲从前执教时的同事。好大的一帮人,都来上名为“戏剧教学法”的课。课上主讲者引介了重视行动结合反思的教学理念,并选择了大家切身的教改课题,建议我们进行分享。父亲的前同事中有退休后续聘的老师,也有像我一样初涉教育界不久的年轻人。他们在分享时表现出的一种对新事物的开放心态和提升专业素养的真诚,着实叫我感动。

也差不多是那个时候,我开始听闻有人离职了,或打算离职。有些是前同事,有些则是师训时的朋友。或许师资的流动率确实维持在“正常水平”吧,这年头跳槽是很平常的事。有些前辈曾反映,我们这一世代在职场上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凌驾于对志业的热忱。

然而,那些萌发去意的朋友,多半抱怨的是学校的工作量及管理方式。缺乏弹性的作业量安排、莫名其妙的教学编制、不断组织活动与招待外宾的吊诡现象…一切其实都直接或间接化作排山倒海似的“工作浪”,占据了备课与休息的时间和心情。“反正别把我当人!”,这也许能成为教师语带反讽的口号心声。若从领导阶层和师资管理的角度来看,一所烂学校考验教师的耐性,一所好学校考验的却是教师的理想和热情。

除了学校领导,教师还必须处理家长和在位握权的决策阶层等“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先前“持份者”的翻译听起来不太文雅,其实就是“股东”的意思啦)的意见,或应说是干扰(视情况而定)。我们暂时还无法期待社会尊重教师这个群体,如社会尊重医生、律师和审计师那般。因为教育这个领域太像普通常识,举凡于其中掺有利益的人都会七嘴八舌。所以一份专业的尊严,教师都是要辛苦地挣回来的。不断地进修、执行与反思,正是为了发声时能焕发源于知识底蕴和实践基础的自信。树立起专业的形象,教师的日子方能过得自尊自荣。

同事刚从香港考察回来,羡慕那里教育界人士具备的专业自信与尊严。一句句“这是我的专业,我们是为了促进教与学”,说得专注而且坚定。让我们期许,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

教师节快乐!

Thursday, July 13, 2006

找路的人

犹记得上个月休假回来,舆论中关于教改的讨论甚嚣尘上。父亲兴致勃勃地加入反对的行列。他说:“抛掉字词,根本就是错误的改法。那些广告什么乱七八糟的,简直莫名其妙。”我屡劝不果,母亲见场面变僵,尝试打圆场时说:“可能是教学法出问题啦,就像我们当年学英文一样。”

我不禁联想到自己与父母两个世代、两种历史境遇的同与不同。或许两代人由于单科学习造成效率有限的情况是相同的;但当年英文对个人升学甚至人生际遇的决定作用,比照现在华文对孩子前途的影响却仍旧有相当明显的落差。

所以现在回想起来不由得莞尔。当年没搞清楚情况的我在求学时期曾固执地以为,自己学英文时不管多辛苦都从来没有获得优待,何以其他人学华文却一直要求打折?后来我才觉察自己的天真与偏执。语文学习的境况如此----华文结果被形塑为仿佛具有可穷尽内容知识的学科----未必是出于决策的悖谬,却肯定是源自现实利益的考量。

而最新一轮教改时纷纷出炉的血泪辛酸,其实或有一番渊源谱系。记忆应可以追溯得更远。回顾从七十年代末,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岛国短浅的历史曾经铭刻一代人因为语文变革而经历过的残酷现实。消息一发布,即将在同年岁末的会考中遭逢陌生的语言,他们近乎在一夜间丧失完整表达的能力,许多也因此失去了升学的机遇。

说这些却不是为了清算(实际上我也没资格),而是心里觉得,岛国的朝野不好再武断地以语文变革的名义勾销任何一届乃至一代孩子的教育生涯。而若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几套课程之间水平的挺进与退守,未尝不可见出经营者于编写时为难的身影。

新课程重视培养孩子的持久兴趣和语文技能,为的是让孩子在学习意愿的推动下,掌握一套终身受用的工具,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华文华语。华文这一科不再要求复现内容知识,它注重让学生表现习得知识的技能。

这个转向在在考验着整个社会于思维观念上的灵活性。尽管心里对大环境的改变更存寄望,毕竟只让教育课程担负启发兴趣的重任似乎是把解决方案简化了。而我最心系的是,身处诡谲多变的时代,人需要另外一个语文之锚来帮助勘定自身的价值所在,亦需要不同质地的声音向霸权发出多元的挑战。

与此同时,家长与老师的惶恐与茫然确也是必须体谅的。为了加深对现象的认识,身为此番改革的持份者(stakeholder),我们都必须思考,每一套课程的生灭及其间中的执行,究竟是多少意志竞逐的成品?我们要如何开展多方对话,并在对话中彼此尊重,保持各自表述的权利?讨论绝对是有益的,唯有通过讨论才能廓清各方的用心,即便我们能够凝聚的共识仅仅是这乃一项艰难的事业。然而,单凭这份共识,也许我们就能开启本土华文教育的重新想像,而不会先在推展变革之前宣判它的无效,进而预测失败。

我宁愿相信,至少我们求好的心是一致的。尽管出发点可能殊异,但我们全是多么忧虑孩子不学华文啊。无论是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一直思考着“何以至此”历史学究;此番抱着“不妨一试”心态的犬儒;或者是其他人,我们关心华文教育,却在各自的旅程中,都是找路的人。

前路的那些坎,让我们一起想办法过。

Monday, June 26, 2006

一年了

给ZM / ZHM / JM / LS / RF / JY /CHY:

今早遇到HL都没想到,旧人走新人来是很平常的事。现在才倏忽惊觉明天已是6月27,我来部里有一年了。


感谢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给我的帮助、提携、包容与忍受。我言辞上的莽撞与不擅包装,还有犬儒的个性所形塑的"态度问题"希望没有给(同我合作和接触较多的)你们带来太多的麻烦和困难。哈哈,我偶尔流露出的那种自以为得理就不轻饶他人的嘴脸大概也是很可恶的,还盼大家见谅。

顺便分享一点阅读札记:Addidas为这届世界杯特别设计了一款用球叫"+teamgeist"(+团队之星),寓意世界杯致胜的重要精神:团队的力量。我想到的是另一个源出德语的英文词:Zeitgeist,意指the spirit of the time,the taste and outlook of a period/generation;中文一般翻译为"时代精神"。想想我们的队形于今年基本稳定,不妨就以世界杯为参照来自我期许,希冀以团队的力量在未来奠定某种时代精神的文化底蕴。好像是很伟大的志愿哦,但人一多说起来就比较有信心:)下届在南非开赛时,我们也许都不在一块儿了,教改事业亦未必完结,但大家应该都能从不同的距离与方位望见前路的光。

只因人生阅历尚浅,我至今未曾觉得有多少周年纪念值得回忆,却不知何故以为:0627这个日子,我会一直记着,而记住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一种成长。

下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