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13, 2006

找路的人

犹记得上个月休假回来,舆论中关于教改的讨论甚嚣尘上。父亲兴致勃勃地加入反对的行列。他说:“抛掉字词,根本就是错误的改法。那些广告什么乱七八糟的,简直莫名其妙。”我屡劝不果,母亲见场面变僵,尝试打圆场时说:“可能是教学法出问题啦,就像我们当年学英文一样。”

我不禁联想到自己与父母两个世代、两种历史境遇的同与不同。或许两代人由于单科学习造成效率有限的情况是相同的;但当年英文对个人升学甚至人生际遇的决定作用,比照现在华文对孩子前途的影响却仍旧有相当明显的落差。

所以现在回想起来不由得莞尔。当年没搞清楚情况的我在求学时期曾固执地以为,自己学英文时不管多辛苦都从来没有获得优待,何以其他人学华文却一直要求打折?后来我才觉察自己的天真与偏执。语文学习的境况如此----华文结果被形塑为仿佛具有可穷尽内容知识的学科----未必是出于决策的悖谬,却肯定是源自现实利益的考量。

而最新一轮教改时纷纷出炉的血泪辛酸,其实或有一番渊源谱系。记忆应可以追溯得更远。回顾从七十年代末,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岛国短浅的历史曾经铭刻一代人因为语文变革而经历过的残酷现实。消息一发布,即将在同年岁末的会考中遭逢陌生的语言,他们近乎在一夜间丧失完整表达的能力,许多也因此失去了升学的机遇。

说这些却不是为了清算(实际上我也没资格),而是心里觉得,岛国的朝野不好再武断地以语文变革的名义勾销任何一届乃至一代孩子的教育生涯。而若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几套课程之间水平的挺进与退守,未尝不可见出经营者于编写时为难的身影。

新课程重视培养孩子的持久兴趣和语文技能,为的是让孩子在学习意愿的推动下,掌握一套终身受用的工具,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华文华语。华文这一科不再要求复现内容知识,它注重让学生表现习得知识的技能。

这个转向在在考验着整个社会于思维观念上的灵活性。尽管心里对大环境的改变更存寄望,毕竟只让教育课程担负启发兴趣的重任似乎是把解决方案简化了。而我最心系的是,身处诡谲多变的时代,人需要另外一个语文之锚来帮助勘定自身的价值所在,亦需要不同质地的声音向霸权发出多元的挑战。

与此同时,家长与老师的惶恐与茫然确也是必须体谅的。为了加深对现象的认识,身为此番改革的持份者(stakeholder),我们都必须思考,每一套课程的生灭及其间中的执行,究竟是多少意志竞逐的成品?我们要如何开展多方对话,并在对话中彼此尊重,保持各自表述的权利?讨论绝对是有益的,唯有通过讨论才能廓清各方的用心,即便我们能够凝聚的共识仅仅是这乃一项艰难的事业。然而,单凭这份共识,也许我们就能开启本土华文教育的重新想像,而不会先在推展变革之前宣判它的无效,进而预测失败。

我宁愿相信,至少我们求好的心是一致的。尽管出发点可能殊异,但我们全是多么忧虑孩子不学华文啊。无论是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一直思考着“何以至此”历史学究;此番抱着“不妨一试”心态的犬儒;或者是其他人,我们关心华文教育,却在各自的旅程中,都是找路的人。

前路的那些坎,让我们一起想办法过。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商家举行大减价的目的,是在吸引顾客前往选购特价品,但你在选购的当儿,往往也会买一些自己喜爱的货品,虽没打折,但也满心欢喜。因此,老师们也无须对教改感到气馁。如果因为打折之后能吸引学生学习(如果你认为是打折的话),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多用一些心思,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来激励学生学习的热忱,一样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容,达到促销的目的。如果卖的都是高档货,到时没人光顾该怎么办?不知我的比喻是否恰当?